近日,北京青年报记者来到什刹海体校,走进了那座充满活力的击剑训练馆。一踏进馆内,眼前便是身着整齐白色击剑服的年轻剑客们,他们手持长剑,挥动剑刃,彼此激烈对抗。长剑与空气碰撞发出的嗖嗖声,电子裁判器不断响起的电子音,以及剑客们自我激励的呐喊声,交织成一曲动感的训练旋律。在众多剑客中,一位身材高大的中年人格外引人注目,他就是被誉为“玉面剑客”的仲满。17年前,仲满在北京奥运会上摘得男子佩剑个人赛金牌,成为中国男子击剑的首位奥运金牌得主。如今,他与北京的渊源愈加深厚,担任什刹海体校副校长、北京击剑队总教练,并带领弟子们全力备战第15届全运会。

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,仲满在男子佩剑决赛中击败了法国选手尼古拉·洛佩,为中国赢得了历史性的击剑奥运金牌,而中国剑客上一次夺得奥运金牌,还是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,由仲满的江苏老乡栾菊杰在女子花剑比赛中获得的。在那时,仲满的金牌不仅让他成了国内击剑界的传奇人物,也让他深受国内外对手的关注和挑战。然而,这份荣耀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,很多对手将击败他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,这也让仲满在奥运会后的一些国内、亚洲比赛中遭遇了困境。尽管仲满所在的江苏队是当时国内最强的击剑队伍,他在团体赛事中屡屡获得荣誉,但在个人赛事上,他始终未能恢复到奥运金牌时的巅峰状态。例如,2009年山东全运会和2013年辽宁全运会上,仲满都未能挺进八强。

在辽宁全运会之后,仲满选择暂时告别击剑赛场,有人认为这是他首次退役。然而,这段时间里,仲满始终心有不甘,他深知自己仍具备顶级选手的实力,也有着强烈的渴望重新证明自己。他甚至决心无论如何都要在全运会上登上最高领奖台。经过短暂的赴美深造后,仲满做出了复出的决定。虽然年过30,他已经超越了运动员的黄金年龄,但他的意志力没有被年龄束缚。2017年,34岁的仲满重新披上了击剑服,亮相天津全运会。在那场比赛中,他以坚定的信念一路披荆斩棘,最终在决赛中以15比10战胜江苏队队友孙伟,成功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梦想——拿下全运会金牌。仲满自己也表示,尽管北京奥运会的金牌是职业生涯最耀眼的一刻,但他更珍视的,是那份不放弃、不忘初心的坚持,终于让他在全运会上圆梦,成为他职业生涯中的又一辉煌时刻。

展开全文

仲满与北京结下了深厚的缘分。出生在江苏南通的他,2005年开始便长期在北京集训,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夺得金牌,见证了自己的辉煌时刻。北京,这座城市成为了仲满的福地,他的职业生涯在这里开启了新的篇章。即便是在退役后,仲满依然没有离开北京,2017年到2022年,他担任了国家击剑队的教练,期间一直生活在这座城市。仲满自己也谈到,从刚到北京时对干燥气候和北方饮食的不适应,到后来逐渐爱上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热情好客的人民,逐步感受到了北京的包容和独特魅力。

2023年年初,仲满结束了在国家队的执教生涯后,主动联系了什刹海体校,表达了希望加入北京击剑队的愿望。他表示,自己之所以提出这一要求,是因为深知自己能为北京击剑队的提升做出贡献。经过校方的积极响应和支持,仲满最终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加入了北京击剑队,并从佩剑教练开始,逐步晋升为总教练。他对自己的团队和执教环境也充满了感激:“这里的教练团队非常团结,工作氛围宽松而积极。校领导信任我,给我充分的自由和空间去发挥我的能力。”他也坦言,当时的北京击剑队实力相对较弱,和传统强队相比仍有一定差距,但正因为队员们的热情与进取心,让他感到充满动力,激发了他带领队员快速提升的激情。

近年来,北京击剑队的进步显著,队员们在全国比赛中不断创出佳绩,甚至取得了历史性突破。2019年,董超和队友合作夺得了北京击剑队的首枚全运会金牌,标志着这支队伍的崛起。到了2023年,仲满与什刹海体校的合作进一步深化,北京队已经逐步成长为国内击剑的强大力量,部分项目的选手已经达到了国内顶级水平。对于即将到来的第15届全运会,仲满信心满满:“在预赛中,我们取得了超乎预期的成绩,虽然没有金牌,但已经完成了目标。我们会继续努力,在决赛中争取更多的奖牌,尤其是金牌。”他充满希望地表示,北京队一定会再创辉煌。

除了竞技水平的提升,仲满还非常注重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。通过他在北京击剑队的努力,许多优秀的年轻剑客逐渐崭露头角。例如,吴嘉圣,凭借着击剑和文艺方面的天赋,在仲满的指导下取得了显著进步,最终在全国比赛中夺得金牌,并入选国家青年队。仲满也表示,看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选手在击剑领域崭露头角,是他作为教练最为骄傲的成就之一。

如今,仲满不仅是北京击剑队的总教练,还担任着什刹海体校副校长的职务,管理着多项体育项目。在谈到未来的规划时,仲满表示,除了继续带领队伍备战全运会,他还希望能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,通过不断推动击剑项目的发展,为北京的竞技体育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